AI+金融 北京蓄力高端金融人才

转自:北京商报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一场聚焦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盛宴”——2025第四届中国未来金融分析师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决赛,于4月26日在北京举办。 大...

转自:北京商报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一场聚焦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盛宴”——2025第四届中国未来金融分析师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决赛,于4月26日在北京举办。

大赛以“智‘启’金融,人工智能谱写金融新篇章”为主题,由北京市金融发展促进中心与CFA(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于2022年联合发起,旨在构建起金融机构与高校优秀学子之间的沟通桥梁,为行业发掘和培育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助力北京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踏入赛场,随处可见朝气蓬勃的金融学子,热烈且紧张的竞技氛围拉满,展板林立的赛场内,展示着北京金融与科技融合的前沿成果。

这场全面升级的金融赛事,吸引了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300多所高校的6000余名学子参赛,不仅为参赛者提供了金融机构的247个实习岗位,而且还为决赛表现优异的选手提供了面试直通卡。

AI+金融 北京蓄力高端金融人才

参赛学生专业更加复合多元

“尽管紧张,但很期待,这场与北京金融的亲密接触,简直棒呆了!在与评委的思想交锋中,更是让我们收获很多!”几位大二年级的参赛者向北京商报记者说道。

据悉,本届大赛聚焦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收到有效报告350余份。经过大赛组委会评审专家组对参赛同学提交的报告进行评审,共有22支队伍的101名同学受邀来到北京参加现场决赛。

22支项目团队各有特色,除了国内各大高校参赛者外,还有参赛小组由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海外名校学子组合而成,其选择的议题方向为“基于AI技术应用的退休后养老投顾组合策略优化”。

其中组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金融发展潮流中,投顾服务向长尾客户延伸是必然趋势,尤其对老年群体而言,专业金融指导不可或缺。这一议题也促使他们决心以专业所学,为养老投顾领域注入创新力量。

“通过此次赛事,也让我们近距离接触了北京多元包容的金融环境,体验确实很棒,之后北京会成为我们就业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期待着未来能在金融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一名来自海外的参赛学子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不同于往年大赛,今年参赛学生专业背景更加复合多元,非财经专业学生占比突破50%,涵盖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机械、电子信息等专业技术领域,其中STEM专业报名人数约占30%。

财经类专业学生中,“金融+技术”“金融+国际”“金融+治理”等复合型学位不断涌现,包括金融学与数据科学、国际经济贸易与法语、金融学与法学等10余种跨学科组合。

“大赛为金融学子搭建了一个综合性的成长平台,从多个维度助力他们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凯瑞商学院金融系主任孙娴教授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学生们在参与过程中,深入探索了前沿的AI技术与传统养老金领域的融合点,实现了新老领域的碰撞。这不仅促使他们思考如何运用新兴技术解决社会养老金融问题,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了自主探索的能力。

在孙娴看来,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去挖掘和解决问题,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创新基础。通过这种实践经验的积累,也将有效弥补金融学子行业知识的短板,将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为实业提供更专业的金融服务。

为金融机构输送复合型人才

作为北京金融业招才引智的重要平台,大赛持续帮助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多元专业、复合型人才需求。

自创办以来,大赛得到30余家中外资金融机构或组织总部支持,超过100家公司累计提供600余个实习岗位,覆盖银行、保险、证券、财富管理、评级机构等多种金融门类。

在支持机构数量方面,今年较去年增加50%,包括贝莱德建信理财、新开发银行、国际金融论坛(IFF)等10家新增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

在实习岗位数量方面,实习岗位数量较上届增加近36%,其中24%为科技类岗位,12%为人工智能相关岗位。实习岗位国际化方面,今年首次实现境外实习岗位零的突破,涉及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香港4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为进一步吸引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大赛还为42名获奖学生提供CFA考试奖学金支持。优秀学生和队伍还有机会获得“国际人才港”等各类专业研修、交流、技能提升活动的参与机会,以及享受多项就业和创业支持政策、人才公寓保障等福利。

决赛现场,经过方案宣讲、现场答辩等环节的激烈竞逐,最终9支队伍斩获金、银、铜奖,15名选手获得“最佳个人表现奖”,35位学生凭借出色表现共收获78张“面试直通卡”。

作为本次大赛的评审专家之一,大赛现场,泰康保险集团高级投资经理戴维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从实务视角分析,保险机构在人才选拔中,通常优先考量兼具资产端与负债端实务经验的复合型从业者。就大赛的学术评价体系而言,其核心价值聚焦于学生阶段基础素养的考核维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底层能力建设”。

锋裕汇理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企业战略与对外关系主管杨静同样称,北京的金融生态对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不言而喻。通过此次大赛,机构不仅为选手提供北京的实习岗位,还特设了香港以及巴黎总部的实习岗位。

“我们公司是一个全球性的资产管理公司,在35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布局,所以我们需要多元化背景人才的加入。大赛很多选手非常有竞争力,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临场应变能力都非常亮眼。我们也会全方面去看参赛选手的综合素质来选拔人才。”杨静说道。

为从业者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大赛现场,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王颖介绍,“回顾几年前,在大赛创办伊始,我们希望小切口做一些探索,通过政府、机构、高校和行业协会多方共同发力,促进人才与机构的交流对接,实现学用衔接和融合,从而搭建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育平台”。

王颖进一步称,历经四届发展,大赛累计获得全球100多个国家、逾千万人关注,共吸引海内外学生1.2万人报名参赛,包括来自超过30所QS前50海外知名高校的学子,大赛的影响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在不断提升。

人才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力量,此次大赛不仅是选手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见证着北京金融行业的发展和潜力。

王颖进一步介绍了北京的发展情况:近年来,北京现代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去年全市经济总量近5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3.2万美元,居全国首位;拥有49家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居全球城市榜首,还有26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近80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

北京是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我们正在着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医药健康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约45%,平均每天诞生科技型企业超过300家,下线800多辆新能源汽车,生产6000多万块集成电路。”王颖介绍,除此之外,北京也在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重点培育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20个未来产业,目前商业航天领域已经聚集了重点企业300余家,头部企业数量占全国50%以上。

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不仅是金融决策管理机构所在地,也是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平台、众多金融机构总部、金融行业协会和国际金融组织的集聚地。金融业总资产、上市公司数量、金融法人机构和从业者数量等均居全国首位。

王颖称,首都金融资源丰富、市场体系完备,为金融从业者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首都金融的持续发展也需要新生力量的接续奋斗。欢迎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抓住机遇,积极投身到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

CFA协会CFA考试全球高级总经理Anne Fahlgren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优秀人才聚集地,汇聚了大量顶尖学府、杰出人才、头部金融机构总部以及行业专家的优势。这为大赛能立足北京、辐射全国乃至海外,创造了优越的资源基础。

Anne Fahlgren认为,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金融行业正加速变革。人才培养也需要把握趋势,才能培养出符合金融机构需求、理解行业痛点、有能力重塑未来金融行业的人才。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文并摄

本文来自作者[释珂簪]投稿,不代表手机游戏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jyxw.cn0731.cn/cash/t2-20250411716.shtml

(4)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释珂簪
    释珂簪 2025年04月28日

    我是手机游戏的签约作者“释珂簪”!

  • 释珂簪
    释珂簪 2025年04月28日

    希望本篇文章《AI+金融 北京蓄力高端金融人才》能对你有所帮助!

  • 释珂簪
    释珂簪 2025年04月28日

    本站[手机游戏]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释珂簪
    释珂簪 2025年04月28日

    本文概览:转自:北京商报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一场聚焦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盛宴”——2025第四届中国未来金融分析师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决赛,于4月26日在北京举办。 大...

    联系我们

    邮件:手机游戏@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